全國百余博士揚州考“博士從政”
昨天上午,公選博士揚州(邗江)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142名博士參加面試角逐10名副局級職務。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蔡愛華會見了參加公選博士揚州(邗江)行的博士,希望博士們將目光聚焦揚州,情感留在揚州,事業扎根揚州,在充滿希望的揚州實現人生的價值。
初試
面試之后調研答辯
據悉,邗江面向全國選拔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10名副科職領導干部以來,吸引195名博士報名,194人通過資格審查,基本上都是邗江當前緊缺的城市規劃、經濟管理、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光電等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
昨天的面試共有142名博士前來參加。據了解,部分博士因為工作、論文答辯、參與實驗項目以及天氣原因等,不能前來參加面試。不過,邗江區委負責人表示,仍然希望他們前來,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邗江的發展事業中來。
據了解,公選博士揚州(邗江)行活動除了昨天的面試之外,今天將組織博士參觀市容市貌和城市建設,并將前往潤揚森林廣場植樹。
13日,公選博士進入第二輪面試,之后組織博士駐點調研。14日,博士生進行演講答辯。屆時不僅有相關專家參與面試,還將組織人大代表及各界代表組成評委會進行評議,確保活動公平公正公開。
除了此次10名副局級職位之外,還將通過多種形式力爭讓這些博士留在揚州。
考題
“博士從政”成了考題
8點左右,經過抽簽,考生進入面試程序。面試采取結構化的方式進行,3道題目須在15鐘內完成。記者了解到,“博士從政”也是一道試題。
武漢大學經濟博士孫國華第一個考完,剛走出休息室就顯出困意,“昨晚沒有休息好,可能剛來不適應。”不過,回憶起剛才的面試,他的精神又上來了,“都是些重視實踐操作的題目。”尤其是博士生從政的前途,孫國華深有體會,對于那些脫產博士來說,剛剛走上工作崗位,難免心氣高甚至自負,心態擺不正就干不好事業。因此,“博士從政”這道題目對所有應聘的博士生來說都有現實意義。孫國華透露,這次的目標是外經貿局,半個月前,他翻閱了2006年以來的光伏產業中英文報告,心里面已經有了“譜”。
王威是河海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博士,因為愛人在揚州工作,可以說對這個城市的發展脈絡更為熟悉,揚州在水利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專業也較為吻合。不過,擁有高層次的專業知識,并不一定就能解決面試題中涉及的問題,比如如何解決中小學生減負引起的學校和家長矛盾。“沒有標準答案,就是要靠社會經驗和現場的語言組織能力。”王威坦言,博士生人際關系比較簡單,真正到崗位還要調整。
解題
檢驗從政的務實精神
南京大學副教授、和源公考研究專家單鋒博士指出,本次邗江區博士公務員面試題目反映現實情況、貼近實際工作,說明了招考單位不但追求應聘者的學術水平,且更加重視博士的實際行政工作能力,也彰顯了選拔高層次人才從政的務實精神。
第一道題目是一個現象類分析題目,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也考查了結構化面試里面一個考核要素:求職動機和崗位匹配性。單老師介紹說,一個博士在他的專業領域里是個專家,這毫無疑問,但他能不能適應行政工作,還有他來報考這個崗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這些都會在回答過程中被考官挖掘出來。聯想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過的“中國的一半博士都在官場”,如何讓博士從政發揮鲇魚效應,并做到人盡其才、合理使用,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考生所要關注的。
針對第二道題目反映的問題,單老師說這實際上是個情景模擬題,將考生置于領導崗位來進行實際問題的處理,不但考查了實際領導能力,而且檢驗了對事態應變協調能力的把握。考生在回答這類題目時要注重對矛盾的平衡化解,對于反對意見的家長也不能以制度規定為由斷然拒絕,要耐心說服或者靈活變通,著實體現政府公務人員的人性化服務本質。這個題目的靈活性、操作性很強,能反映出考生的情商水平,“書呆子”式的博士是很難回答好這個題目的。
第三道題目對于非經濟管理類的博士似乎有點難度,它著重考查了實際問題的決策處理能力,同時也和現實工作有關聯,不但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有宏觀調控思維,“科技成果轉換為實際效益的不足六成”這類問題的處理不能僅僅停留在改良上面,而要從如何科技創新、產研結合、部門協調、政府服務等方面加以考慮。這樣的壓力性難題往往也能考查出考生的創新能力。
記者 高錦嶺(來源:09年11月12日揚州晚報)
Tags:
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四川省2009年下半年公務員招考公告
- ·下一篇文章:2009年揚州市邗江區博士公務員面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