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
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為便于報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特制定本大綱。
一、公共科目筆試內容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并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二)申論
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一律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試內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題型介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多種題目類型,試題將根據考試目的、報考群體情況,在題型、數量、難度等方面進行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題型介紹。
1.言語理解與表達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題1:在古代,每遇戰亂,手藝人都會成為戰爭雙方爭奪的對象,這是因為手藝人掌握著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技術,他們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如今,盡管現代科學技術取代了手工技能,成為當今時代最強大的生產力,但傳統工藝完全可以借助現代科技而提升,繼續服務于大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與現代科技聯姻是傳統工藝發展的有效途徑
B.任何時代,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是社會生產力
C.現代科技的進步對傳統手工藝產生的深遠影響
D.現代科技可以解決制約著生產的傳統工藝難題
(答案:A。從文中最后一句中,“傳統工藝”借助“現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與現代科技聯姻可以使傳統工藝得到發展。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
例題2:說話不僅是一種生理功能,更是一種能力。會說話的人,縱然 ,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縱然 ,一字千金,也能繞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說話者,毫不夸張地說,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頭 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能言善辯 訥口少言 實現
B.繪聲繪色 不露聲色 完成
C.口若懸河 片言只語 創造
D.侃侃而談 緘口不言 獲取
(答案:C。從上下文的意思,及詞語本身的含義,可知選項C更為貼切。)
2.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數列是一個等比數列,后一項是前一項的2倍,故正確答案為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個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并利用其他基本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或推出結果。
例題: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
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據題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訓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訓可坐45人。由此可計算出甲教室舉辦的培訓次數為15次。)
3.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答案:B。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職業枯竭是指人們在自己長期從事的工作重壓之下,產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職業枯竭狀態的是:
A.老周不能勝任自己現有的工作,每天都會忙得焦頭爛額
B.剛參加工作的小李覺得這份工作太累,產生了跳槽的念頭
C.劉經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緒也越來越糟糕
D.在從事過許多不同的職業之后,老王覺得所有工作都
索然無味
(答案:C。根據題干所給定義,正確答案為C。)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 螺絲:螺帽
A.水杯:暖瓶 B.線:紐扣
C.插座:插頭 D.筷:碗
(答案:C。螺絲和螺帽是一組必須配套使用的東西,選項C中插頭與插座的關系與螺絲與螺帽的關系一樣。)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運用一定的邏輯推論,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例題: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該選項中“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從根本上排除了“雨水沖刷”的可能性,最能質疑專家的觀點。)
4.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測和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表 2010年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及增長速度(%)
|
長三角 |
珠三角 |
京津冀 |
全國 |
||||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 速度 |
第一產業產值 |
4.7 |
3.6 |
5.0 |
4.4 |
6.6 |
3.3 |
10.2 |
4.3 |
第二產業產值 |
50.6 |
13.4 |
50.4 |
14.5 |
43.8 |
15.2 |
46.8 |
12.2 |
第三產業產值 |
44.7 |
10.7 |
44.6 |
10.1 |
49.6 |
11.4 |
43.0 |
9.5 |
三大經濟圈中,201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幾個?
A.0 B.1
C.2 D.3
(答案:B。通過比較表格提供的數字,可以看出,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確答案為B。)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例題:匾額是中國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建筑物的性質。下列匾額與建筑物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明鏡高懸——貢院
B.萬世師表——關帝廟
C.還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宮
(答案:D。關于匾額的具體內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有關歷史常識,判斷出A、B、C三個選項的對應關系都不準確,只有D選項中的匾額與建筑物能夠對應,故正確答案為D。)
四、申論介紹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日語等7個非通用語職位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為便于報考者了解、準備和參加外交部等中央機關2013年度公務員招考日語等7個非通用語職位的專業科目初試,我們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7個非通用語種的專業科目初試大綱,供報考者參考。
★ 日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事工作所必需的日語專業知識和日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日本語能力測試1、2級要求的日語詞匯。
2、熟練掌握并應用日語語法。
3、對日語語言有一定的理解、推理及釋義能力。
4、了解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基本情況。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
試題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詞匯和語法40題
2、完形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法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事工作所必需的法語專業知識和法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報考者掌握與中國和法語國家和地區相關的外交、經濟、科普、文化、歷史、社會生活和時事政治等領域的常用法語詞匯。
2、具備良好的法語語言功底,掌握法語基本語法規則、詞語搭配和常用表達方式。
3、能較快讀懂法文原文報刊各類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觀點和結構。
4、具備基本國際和時事知識。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總分100分。
試卷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詞匯和語法40題
2、完形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俄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事工作所必需的俄語專業知識,尤其是俄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和運用俄語語法、詞匯、句法等基礎知識的能力。
2、對俄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3、熟悉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的基本情況(包括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現狀、對華關系),掌握相關的俄語詞匯和表達方法。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總分100分。
試卷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詞匯和語法40題
2、完型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西班牙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事工作所必需的西班牙語專業知識和西班牙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5000個以上西班牙語詞匯。
2、掌握西班牙語語法和表達習慣。
3、能夠理解不同文體的西班牙語文章。
4、了解中國和西班牙語國家的文化知識。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總分100分。
試卷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詞匯和語法40題
2、完形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阿拉伯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事工作所必需的阿拉伯語專業知識和阿拉伯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外事工作常用的阿拉伯語詞匯。
2、基本掌握阿拉伯語語法和表達習慣。
3、能夠讀懂阿拉伯語報刊、媒體上有一定難度的文章,并能把握文章主旨、事實和細節。
4、了解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基本的文化背景和相應的國際知識。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試題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語法和詞匯60題
2、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德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交工作所必需的德語專業知識和德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3000個以上德語基礎詞匯;
2、掌握德語語法和日常表達習慣;
3、能夠讀懂德語文章,理解基本正確;
4、了解中國和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德語國家的基本國情,涉及日常生活、時事政治、外交、經濟、文化、體育、歷史、地理和法律。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總分100分。
試卷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語法與詞匯40題
2、完形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 朝鮮語專業科目初試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報考者是否具備在國家機關從事有關外交工作所必需的朝鮮語(韓國語,以下統稱朝鮮語)專業知識和朝鮮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掌握朝鮮語能力測試5、6級要求的朝鮮語詞匯。
2、熟練掌握并應用朝鮮語語法。
3、對朝鮮語語言有一定的理解、推理及釋義能力。
4、了解朝鮮及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基本情況。
三、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
試卷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詞匯和語法40題
2、完形填空20題
3、閱讀理解20題
四、答題要求
考試均采用客觀性試題,要求報考者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或根據要求選擇最佳搭配。報考者應在專門設計的答題卡上作答,做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Tags:
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告
- ·下一篇文章: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